2019年9月7日 星期六

108年基隆國際家庭服務中心「抒壓園藝課程」

進行園藝治療課程這多年,這是我最有感觸的一次課程。

十七年前還是個社工新鮮人在基隆脊髓損傷者協會任職,任職第一個禮拜,即受到基隆浸信會佳美社區服務中心的承辦社工陳曉菁社工前輩邀請協會會員參與「關懷弱勢族群-民俗手工藝輔導創業班」,由在基隆地區推廣民俗工藝耆老朱崇仁退休校長/老師授課。礙於上課時間為晚上,會員出來上課不方便,致使協會無成員參與。但陳小姐/承辦人仍不斷邀請,希能前往參與觀察員的角色。對於從小被認為沒有藝術天份、手殘的我來說~心裡真是煎熬!經過多次邀請,在開課活動當天下班前,陳小姐仍來電提醒,晚上要前來上課,展開「手部復健」的開始。而這個地點就是在本活動的第二場--「基隆浸信會」。

在收到邀請知道場地時,還LINE給陳前輩,跟他聊起這段際遇!以及我的感受...「過去在這個場地上課3年,沒想到再次前來是以講師身份踏入。」
因為對這個場地的熟悉,這次的上課也很得心應手(雖然人事全非,變化也很大)。

由於課程是親職課程,(前兩場小朋友比較少),也讓我可以帶小孩去當助教、小幫手。


第二場 基隆浸信會「心靈抒壓園藝課程--香草茶與香草香皂運用」



一直都是很受歡迎的香草茶介紹。

最後仍要銘謝一下很多人~~感謝當時曉菁
前輩邀請,感謝朱校長的栽培,感謝當年基隆浸信會願意提供場地及支持,感謝承辦單位的邀請,感謝課程中所有幫助的人,感謝....(族繁不及被載),但最感謝的是上課的成員,能抽空前來參加。

希望參與的成員,在課程後,都能把上課所學運用在生活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有任何問題也歡迎寫信反映唷。e-mail:127205@yahoo.com.tw

園藝進修

  大部分人都在生活中累積經驗,園藝治療師也不例外,去進修、找文獻找書籍、做研究、上網找新知與新構想...每人的方式都不一樣,但是只有不斷的往前才不會在原地停留... 從20幾年前開始種蝴蝶蘭,我就有著「為何一定他就是要氣生根性植物?為何要長在樹上?為何要用蛇木水苔樹皮來種植?用...